北京艺术中心12月中旬开放 斩获国内首例全球BIM最高奖项
11月23日上午,在新近竣工的北京艺术中心工程现场,来自欧特克软件公司、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代表共同举起了“Autodesk设计与制造大奖”——工程建设行业优选大奖的金杯,这是国内企业首次在这项最体现工程建设行业综合技术实力和先进性的行业奖项中登顶最高荣誉。大运河畔的北京艺术中心,这座美轮美奂的“文化粮仓”,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的最前沿成果和中国建造强国的生动注释。
为何“文化粮仓”能够斩获如此大奖?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此次北京建工集团总承包部总工程师付雅娣。
记者了解到,Autodesk Design & Make Awards国际大赛的前身是全球 AEC Excellent Award,即全球工程建设行业卓越大奖,是工程数字化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奖项之一,每年均有大量来自不同国家的行业顶尖团队和项目参赛,并最终由行业领军专家组成的评委团队评审出各子类别奖项中的唯一大奖,成为全球工程建设行业技术实力的最高标准认证。
截至目前,来自中国的历届申报项目已累计近500个,此次Autodesk Design and Make Awards 2023国际大奖,北京建工集团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设计、施工企业联合申报北京艺术中心工程参评,通过设计、智能建造、节能环保等综合评审,北京艺术中心工程从参评的35个不同国家,300余个顶级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2023年度“Autodesk设计与制造大奖”——工程建设行业优选大奖,标志着国内企业在这项全球工程建造最强综合技术实力的年度角逐中首次斩获最高荣誉。
北京艺术中心工程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是一座由戏剧院、歌剧院、音乐厅、森林剧场组成的特大型剧场,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中体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项目以“文化粮仓”为设计意象,意在再次唤醒世界最大、最古老运河岸边往昔的繁华盛景。
为何这座建筑能够斩获含金量如此之高的奖项?据北京建工集团总承包部总工程师付雅娣介绍,剧院建筑是国际公认的高难度公共建筑,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标志性工程和首都北京“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新地标之一,北京艺术中心定位世界一流剧院,基于高标准的声学要求,复杂的“楼中楼”主体结构,以及高难度的舞台工艺与建筑、机电综合深化,项目团队在建设伊始就制定了全专业、全要素、全过程BIM+智能建造应用目标,并以智慧剧院为建设目标全面实现数字交付。
“通俗地说,北京艺术中心项目从设计、建设到最终落地,攻克了很多技术壁垒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运用。”她举例说,“人们听到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声波的,剧场里,声波从不同角度反射回来,到每一位观众耳朵里,声音效果都是不同的。北京艺术中心在设计之初就是一个三维模型,对声波角度的分析等都是基于这个三维模型实现。在建设阶段,也是基于这个三维模型到工厂端进行开模、下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通过先进的设备定位模型同样的位置,装上去,100%的还原三维模型。最后再运用三维扫描机器人,捕捉实体建筑的全部点位信息,反馈给设计师进行校验,和原设计稿比对出入。最终完美还原图纸。”
北京艺术中心最抓人眼球的,就是在阳光下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光影变化的“大幕拉开”的灵动意象,设计灵感来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这些极具动感的曲面造型和屋顶轮廓,既是对于古粮仓建筑屋面曲线的写意勾勒,也抽象地再现了古运河上运输船只扬帆启航的盛况。付雅娣称,“大幕拉开”的效果,是靠跨度超过155米的单层曲面钢网壳的完美落架和4134块不同的三角形幕墙单元严丝合缝拼接实现。北京建院设计团队通过参数化设计,运用模型优化双曲面屋面造型,控制结构和完成面尺寸,最终使每一榀钢梁的曲率一致、每一个板块曲率一致,大大提高了屋面的有理化程度。外立面利用参数化程序,将所有板块信息统计并整合,使扭曲三角板都拥有唯一性。再通过程序手段实现板块以及龙骨的批量建模和数据提取工作,为材料优化、成品保护、安装定位等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有效提高施工单位工作效率。
“最终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的‘艺术粮仓’近乎完美的还原了最初的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艺术中心项目负责人郭鲲称,北京艺术中心从感官层面设计还原度非常高,声学测试指标完全符合甚至超过最初设计指标和预期。“通过艺术家的听觉去感受这个剧场,得到的反馈是,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指标已经达到世纪界顶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