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拓展数字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路径
作者:李会富(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天津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张雅男(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天津社科院副研究馆员)
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就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数字时代脉搏、用好数字技术成果,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发展和创新,把数字技术、网络传播作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路径。
数字资源生产是实现数字信息网络传播的重要基础。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路径,必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文化资源的存在方式的转换,将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数字化,转换为文字、影像、音频、视频等便于传播的数字资源。在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分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并积极推动文化类数据库的共享、互联、融合、整合,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数字时代的鲜明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生产,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推进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创新。要在对既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的基础上,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再生产,形成更多体现时代性、具有原创性的数字文化成果。数字文化创新离不开数字科技支持。要积极利用数字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实行“传统文化+数字科技”,以数字科技的快速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特别是数字文化原创性再生产赋能。要用好大数据这个数字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建好文化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再生产的研究和开发。应借力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再生产步伐进一步加快,占据文化领域智能创造的先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创造更多优质数字文化资源。
数字媒体技术是实现文化内容网络传播的重要技术支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必须用好数字媒体技术。要发挥好全媒体时代的互联网功能,积极开发学习研究、传承发展、宣传展示、模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上新平台、新软件,有针对性打造适合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需要、体现传统文化信息传播特点的数字媒体。当前,移动互联网以其泛在、连接、智能、普惠等突出优势,已经成为信息传播关键渠道。特别是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这必将引起人们文化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要把握好数字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坚持移动优先战略,积极建好移动传播平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移动新媒体上展现精彩魅力,焕发蓬勃生机。
用好数字媒体技术,还需要把握数字时代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数字时代网络传播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向融媒体、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从单向被动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的变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要主动适应网络传播的时代变革,强化互联网思维,按照网络传播规律来统筹和布局运用各方资源力量,积极进行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媒介融合和内容耦合,主动推进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智能化、传播过程的精准化互动化、传播内容的个性化多样化。一方面要做好全媒体传播,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优秀文化普及和民族精神宣传,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思想精华和当代价值;另一方面要做好个性化推送,针对不同群体精准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文化传播,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拓宽网络传播渠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展现新气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才能展现其蓬勃生机和活力,只有满足服务人民群众生活的实际需要,才能彰显其重要价值和魅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在数字时代的文化生活特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文化产品。要根据数字时代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实际需求,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建好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非遗馆以及数字影院、网络讲坛、网络课堂、网上体验馆等各类数字文化场所,组织开展线上演播、云展览、云旅游、云阅读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数字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学习传承、体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便捷舒适、清朗健康的数字文化环境。要积极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集成新型体验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化文化新体验,使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当今时代,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也应顺应这个趋势,在表述语言、表达方式、展现形式上力求实现多样化、活泼化。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生活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数字生活空间的建构和拓展,必将引起文化生活、文化竞争领域的扩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必须占据数字生活空间文化建设的先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数字生活空间的文化内涵,使数字生活空间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舞台、新世界。
习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就要正确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切实加强对网络空间、数字空间的管理。
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坚守文化安全、数字安全的底线,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站稳中华文化立场,掌握数字空间文化传播的主导权、话语权;要着力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普惠共享、普及推广的同时,加强对数字文化生产的知识产权保护,调动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产业界推进数字文化创新的积极性;要处理好数字空间的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关系,加强对文化传播中网络乱象的治理,引导人们在数字生活中增强文化自觉,热爱中华文化,主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
与此同时,要把握数字文化国际传播趋势,以数字技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在数字空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更多国外受众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现独特魅力。
(本文是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天津水西庄文化研究”(编号:23YZD-03)的阶段性成果)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